12月7日,世界貿易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釐島閉幕,各方達成該組織成立以來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。瀕臨死亡的多哈回合談判至此usb覓得一線生機。
  巴釐島會議取得階段性成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。多哈回合談判自2001年啟動以來就命運多舛,原來擬定2005年結束的談判延宕至今仍未正式進入主題。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,隨著各國經濟形勢的惡化,達成全球性銀行利率貿易便利化規則的努力失去了動能,多哈回合談判進入搶救階段。
  多哈回合談判的生死,不僅事關全球貿易便利化規則能否確立,還關乎世界貿易組織(WTO)的權威性能否保持。二戰以來,WTO既掌握著全球貿易的規則制定權、爭議裁量權,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貿易撮合西裝外套機構。如果多哈回合談判驟死,那麼WTO也將失去其貿易規則制訂權,最終可能使全球貿易規則及仲裁陷入碎片化狀態。
  事實上,WTO近年來面臨的挑戰msata有增無減。這特別表現在美國在亞太方向主導的TPP建設和在大西洋方向主導的TTIP建設中。由於美國提出了更高的貿易規則,將知識產權、勞工待遇等一俱打包,因此顛覆了WTO的FTA協議基礎。目前,TPP和TTIP已獲得廣泛的認可,一旦生效,就將覆蓋全球三分之二的貿易額,成為全球多數主要經濟體的新貿易規範。美國對貿易主導權的爭奪,因為其有選擇的開放性以及可能藏於其中的地緣政治考量,已令不少WTO成員心生疑慮。
  因此二胎,本次巴釐島部長級會議,被許多WTO成員視為多哈回合談判的生死戰。儘管觀察家基於過去的談判歷程普遍不看好此次會議,但仍有不少WTO成員表現出罕見的合作姿態。會議召開前,超過100個世貿組織成員發表聯合聲明,表示願意“做出任何必要的努力”,促成WTO成立18年來的首份協議。這為此次會議取得成果奠定了基礎。
  不過,就巴釐島達成的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而言,儘管包含了貿易便利化與農業等四項議題共10份文件,內容涵蓋簡化海關及口岸通關程序、允許發展中國家在糧食安全上有更多選擇權等內容,但也只是對多哈回合談判的早期收穫戰略作了認可。早期收穫戰略,主要是為維護WTO多邊貿易談判的正常功能,同時給多哈回合留下一線生機。因此,巴釐島協議只是給多哈回合談判開出一劑“續命丹”,並不意味著多哈回合談判從此一片坦途。
  對中國而言,支持多哈回合談判取得進展是應有之義。一方面,中國是WTO的主要受益者,以WTO規則為全球貿易體系主導者,相比讓TPP和TTIP做主導者,更符合中國利益。另一方面,中國與多哈回合談判中發展中成員的代表G33立場一致。事實上,中國對此次協議能夠達成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。
  不過,中國也要做好多哈回合談判最終失敗、WTO權重變小的準備。中國大力發掘中國-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紅利,與歐盟展開BIT談判,重啟中東歐市場等一系列戰略動作,都屬於準備的一部分。同時,以更開放的姿態面對TPP和TTIP,有利於中國在全球貿易發展的動蕩周期中保持主動。
  (徐立凡,海外網專欄作者)
 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,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(www.haiwainet.cn)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q86vqrj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